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! | 1. 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2. 處理與自己的關係 |
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影響 | 1. 個人的自我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2. 周哈里窗中的自我 :開放我、祕密我、他知我、盲目我 3. 我是怎麼看待這個「我」? |
探討自我差距理論與人際 關係 | 1. 介紹自我差距理論 2. 真實我、應該我、理想我的形成及對關係的影響 |
依附關係理論與人際關係 | 1. 何謂依附關係、類型介紹 2. 用依附關係量表來認識探索自己 3.發展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利於安全依附關係的發展與 建立 |
家庭溝通姿態模式的形成、 習得與體驗 | 1. 介紹 Satirs 的溝通姿態理論 2. 現場體驗家庭溝通姿態的動力系統與分享回饋 |
非理信信念對人際關係的 影響 | 1. 介紹 Albert Ellis 提出的 11 種非理性信念 2. 未被覺察的非理性信念就是執念 |
覺察從原生家庭習得與複製的模式對人際關係發展 的影響 | 1.社會文化及價值型塑的感情觀 v.s.因果論、宿命論 的感情觀 2.誰「應該」要對你的人生負責 3.覺察是改變之鑰 |
非理信信念對人際關係的 影響 | 1. 介紹 Albert Ellis 提出的 11 種非理性信念 2. 未被覺察的非理性信念就是執念 |
公民週講座 | 講座或活動 |
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與人 際關係 1~真的有需要被討 厭才能做自己嗎? | 1.阿德勒並沒有鼓勵我們要被討厭,是鼓勵我們認識自 己,追求更完整的自我呈現 2.解釋阿德勒所謂課題分離的真正內涵 3.課題分離在集體主義文化的延伸與應用 |
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與人 際關係 2~從課題分離解構 關係中的情感勒索 | 1.解構情感勒索的內在意圖 2.如何辨識情緒的情緒模式、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 |
人際溝通分析理論與人際 關係 | 1. 介紹人際溝通分析理論:三種人格五種自我狀態 2. 溝通型態、人生腳本、心理遊戲 |
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1: 探討「以我不夠好」為人生假設對關係的影響 | 1. 請問,到底怎麼樣才算「夠好」? 2. 為什麼我已經這麼努力了,還不能讓我身邊的人滿 意? 3. 解構「以我不夠好」對己及對重要他人的影響 |
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2: 看見我的獨特性 | 1. 認識自我的特質 2. 我知道我不完美但是我很特別 |
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3: 家庭信念/價值觀對我的影 響 | 1. 列出我的價值觀和信念 2. 這些信念和價值觀對我的影響是什麼 |
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4: 讓情緒之流通過 | 1. 去傾聽並感受我的情緒(體驗) 2. 練習標註我的情緒(因應) |
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 5: 重新詮釋創造新的可能 | 1. 重建如實性、合宜性及健康性的自我概念 2. 自我證言心法 3. 全人運作的人生腳本:I’am ok & you are ok |
成果展準備週 | 回顧、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|